請選擇語系---


首頁 / 文章發表 / 內文


百位名人論普洱系列報導之三

發佈日期:2002/08/06 回上層
與普洱茶的初遇--> 李俊明
73青餅原筒
在未接觸普洱茶前,總覺得普洱茶、臭曝茶看起來好像都一樣,遲遲不敢品飲。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都改飲普洱茶,個人則因為對於那種特殊的味道不敢恭維,裹足不前,不敢嘗試,所以一直未能提起興趣更進一步接觸與了解;偶然之間閱讀到師大鄧教授撰寫之《普洱茶》專書後,得知普洱茶基本之分辨方法及品飲方式後,才略知如何區分普洱茶之好壞,但對於選購及分辨的常識還是一知半解,直到有一次參觀於北部某茶行舉辦之「第一屆國際普洱茶大展」後,才真正打開心門有所真知。
 
以下乃是本人品飲普洱茶近五年的經驗談。一開始,先仔細聽聽茶行老闆的解釋及說明,看其專業性中是否真正具有真功夫與內在對茶品的了解程度,而不是只會批評別人、一直讚美自己的業者。
本人因為於警界服務十餘年,平日別無嗜好,就是只愛逛逛茶行,走訪民藝店欣賞茶壺與茶藝,與三五好友共同沉浸在品茶的生活領域中。
而近年來,無論走到哪裡,朋友同事皆以普洱茶相迎招待,每每相聚在一起就是「鬥」普洱茶,大夥皆各有所長、各執一詞;就在這種他人都懂普洱茶而自己不甚了解的情況下,我認識了一些茶行及茶界友人,經由慢慢的、細心的接觸與了解,藉由「第四屆國際普洱茶大展」的展覽資訊,加上《普洱壺藝》新型態茶文化雜誌之出刊,一股清流不斷擴散,讓屬於中國特有文化之普洱茶能自然的、正確的、清楚的永續傳承,好讓我們這一代在品飲老普洱茶之同時,也能想到下一代是否也能和我們一樣有福報品飲到上等普洱茶!
易武正山野生茶餅面
易武正山野生茶餅面
 
慶幸的是,普洱茶給我知識,也讓我成長,讓我更懂得珍惜與懷舊,我喜歡喝的普洱茶有市面上常見的73大口中、中茶牌繁簡體字茶餅,帶樟香氣的中茶牌綠印沱茶,偶爾也收藏一些好的生茶新餅,我認為能有轉化及收藏空間的生茶品。個人喜好喝普洱茶之生茶品,因為熟茶品(乃人工發酵催化)水質雖軟,但缺少一股澀感和品飲之後所帶來的生津舒適以及略苦口感所帶來的回甘滿足。但生茶品在選購時需多加注意,千萬不可將生茶品中藉由人為陳化或濕倉陳放的次級茶品當成是陳年生茶品的老化來飲用。
實際上,新鮮的生茶品既乾淨又衛生,只是刺激性稍稍強烈,需要時間及乾淨的空間等待陳放,若是讓其自然慢慢存放,慢慢氧化,這過程就叫「後發酵」。當然,時間是很漫長的等待,但投資絕對是值得的,三不五時將普洱茶拿來沖泡一下,與朋友分享普洱茶的真善美,時光都會有適當的回報,因為刺激性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這就是部分生意人為什麼故意用年代來賣普洱茶的用意。我願意以個人的經驗與各位分享:任何老的普洱茶品都是由新的普洱茶慢慢儲放,因此我認為可以買些老普洱茶現在喝,再多買些真正由傳統手工、日曬生菁、單一茶菁之新的生茶品儲放收藏。
 
切記,一定要請茶行業者當場沖泡,苦輕、澀底、味香、湯清,具備如此條件之新生茶品方為日後之上等茶品,乃成為明日普洱茶之星必要具備的條件,喝老普洱茶,收藏新普洱茶,使我時刻都能品嚐好茶味道。對普洱茶的感受,個人以為就好像人生週期一樣。新的生茶品就如年少輕狂般之青少年,略帶狂野與刺激,隨著時間慢慢轉化步入中年,偶爾興起剛氣之怒,但隨後即消逝無蹤,而老年則有如海邊隨處可見之鵝卵石,圓圓柔柔的像極了陳年茶品,輕嚐一口即能感同身受。每當心情低落或脾氣高漲時,我總是在腦中回想一下普洱茶的陳、香及普洱茶帶給我的種種感受。
我認為飲用普洱茶之後帶給我的不只是口感上的舒適暢意,更讓我從中體會出茶的真意,讓我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更加惜福與知福,也使我徜徉在普洱茶的真情中。
李俊明先生近照
 
台灣大友茶業有限公司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Taiwan DaYou's TE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239新北市鶯歌區建國路59號1.2F(後火車站) 電話:02-2678-1876 傳真:02-2678-8190
Email:tea85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