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關於普洱茶 /
內文
普洱茶的包裝紙製作公開分享
|
發佈日期:2008/01/18 |
|
公元105~121年,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技術,此乃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中國老祖先的造紙技術是改變人類書寫的一大功臣,它的偉大與成就在此就不再多述.我們就談百年來普洱包裝紙文化:
先將普洱茶區分為三階段,1938年以前為私人製茶時期(稱為古董茶時期),因為紙質的不流行加上茶區購紙不易,所以1938年以前茶農就只在自己所生產的茶品放上一張約為6~8公分左右大小的紙張做為是該號所生產的証明,後來就叫做『內飛』,如圖所示,每筒茶有7張小內飛分別放在茶餅的正表面,而每筒又會放置一張10~13公分左右的說明書.(後來就叫做(大票),所以1938年以前的茶是鮮少有外包紙的習慣與行為。
第二階段就是中茶公司成立(中國茶業公司),1938年左右由李拂一先生在暹羅停留一個月,十月經柬埔寨、越南、西貢、清化、河內回到雲南,在昆明會見國民政府經濟部長壽景佛壽淡及抗戰物質短缺,美國要求我方提供桐油、綠茶做為交換才答應提供給國民政府抗戰所需物質,李拂一建議壽先生考慮在孟海建茶廠,以此做為同美方交換抗戰物質的基礎條件;一九三九年五月,經濟部採納李先生的建議,派中國茶葉名人范和均率領一批專家到孟海成立『中茶公司佛海茶廠』製作精製紅綠茶運至昆明與美國做易貨貿易支援抗戰,中茶公司產品銷往國際市場.中茶公司第一任廠長范和鈞便接下使命成立佛海茶廠(今孟海茶廠)開始生產普洱圓茶餅,當時也繼承古董茶未包外紙,但有內飛無大票的無紙紅印,直到後來也就是1942年二戰開始就採用外包紙包每一片茶品,這也就是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中茶紅印茶品,接著藍印茶品黃印茶品,直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後原有的所謂印級包裝紙便全部改掉,改成現行之雲南七子餅茶,(印級茶的外包紙一律皆採用手工紙質(非機械造紙)。
第三階段也就是七子餅系列茶品(這是最複雜也最讓人頭痛的混亂時代)光是類似的外包就不下數萬種之多,要如何區分與辨識非得綀上一陣子,否則別想以為天下有好康的事發生在您身上,因為筆者此篇是針對造紙技術與方式做公開分享,所以就以紙為中心來表達此篇文章的意義。
台灣大友為了讓普洱茶品有個舒服的家,更要讓我們精心製作的茶品有越陳越香的效果,所以就連造紙技術,包裝文化,也都自己造無污染無漂白的傳統手工造紙,以上是造紙術的公開分享:
一. 上選造紙原料構樹樹皮(添加山樹根使其紙..
一. 上選造紙原料構樹樹皮.添加山樹根使其紙質..
一. 上選造紙原料構樹樹皮(添加山樹根使其紙..
二. 水煮樹皮需添加少許草木灰(鹼性去酸中和..
三. 機械打漿使其細部纖維成糊狀
三. 機械打漿使其細部纖維成糊狀
四. 將成糊狀之紙漿倒入水槽用力攪拌與水溶為..
五. 上所示之網具即是手工細編而成之抄紙床。
六. 此乃開始用手工一張一張抄紙的原始動作,經驗好不好,動作熟不熟練這個環節都是主要重點。
六. 此乃開始用手工一張一張抄紙的原始動作,經驗好不好,動作熟不熟練這個環節都是主要重點。
七. 將入槽之抄紙床上的紙漿均勻的佈上水漿後..
七. 將入槽之抄紙床上的紙漿均勻的佈上水漿後..
七. 將入槽之抄紙床上的紙漿均勻的佈上水漿後..
八. 一天10小時左右前後上下不斷人力移動的付出結果這是辛苦所得,下班前必需用木桿動力壓製使其分份退失,以利明早貼紙曬紙。
八. 一天10小時左右前後上下不斷人力移動的付出結果這是辛苦所得,下班前必需用木桿動力壓製使其分份退失,以利明早貼紙曬紙。
九. 壓榨後的原紙,必需再以人力手工一張一張..
九. 壓榨後的原紙,必需再以人力手工一張一張..
十. 經過又一天後就可『算數收』一邊一邊要算..
十. 經過又一天後就可『算數收』一邊一邊要算..
十. 經過又一天後就可『算數收』一邊一邊要算..
十一.辛苦6人一組的手工造紙技術,經過三個月..
十一.辛苦6人一組的手工造紙技術,經過三個月..